厦门市鸿运国际手机版与渔业研究所召开增殖放流工作交流会(图)

自2003年以来,厦门市政府在大厦门湾海域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数量达几十亿尾,品种涉及大黄鱼苗、文昌鱼苗、真鲷苗、黑鲷苗、黄鳍鲷苗、三疣梭子蟹等十四个品种,放流面积总量惠及金门海域达一千多平方公里。研究所资源养护与技术示范研究室主要承担厦门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务性工作。为今后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使增殖放流工作有序化、规范化、常态化,1月4日上午,厦门市鸿运国际手机版与渔业研究所组织召开增殖放流工作交流会,邀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郭玉清副院长带领的“厦门市增殖放流物种定量评估”科研团队,就增殖放流工作及效果评估展开研讨,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会议对增殖放流的种群恢复、种群增殖、鸿运国际手机版牧场三个过程的变迁,提出放流物种应根据物种比例、种群交互、生态交互、苗种鸿运国际娱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需要从放流物种和海区、苗种培育和运输、放流策略等多方面制定增殖放流实施方案,放流效果需要从生物学、产量、效益等多角度的进行增殖放流评估,同时需要从放流物种、放流目标需求、放流参与者多层次的进行鸿运国际娱乐。会议认为,开展科学适用的增殖放流活动,旨在恢复鸿运国际手机版生物资源量、提高水域生产力,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生态环境,达到恢复鸿运国际手机版生物资源和渔民增收的目的。
厦门市作为典型海湾型城市,要打造绿色宜人的生态环境,加快鸿运国际手机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鸿运国际手机版生态环境修复,持续开展“恢复鸿运国际手机版生态链,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充分开发利用鸿运国际手机版,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会议进一步梳理了2018年增殖放流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工作安排,强化渔业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优化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鱼类种群规模,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这将有利于我市增殖放流工作的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增殖放流的效率,保护厦门海域渔业资源,促进厦门渔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增殖放流活动总结经验,完善放流操作实施的流程、构建放流效果评估的科学方法,对节省生物养护成本、提升渔业鸿运国际娱乐水平、完善鸿运国际手机版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